“说完南方,再看西边的四川盆地。诸位瞧这里……”
“从盆地到西边的高原,地势落差极大,想要进入高原,必先翻越连绵雪山。当地人称‘四姑娘山’的四座圣山,还有嘎贡雪山等几座高海拔山脉,都是天然的屏障,足以阻挡大军前行。”
“更别提高原反应、严寒气候,还有变幻莫测的天气。那里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一个时辰后可能飘雪,再一个时辰或许下冰雹,转眼又乌云密布、狂风暴雨。”
“别说运送笨重的大炮,就算是轻装行军,也能把将士们折腾得九死一生!”
这番话让徐达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欣慰:
“怎么样?咱早说过,我这女婿是难得的奇才,是咱大明的栋梁!现在你们还觉得能随便出兵开疆拓土吗?别忘了,当年邓愈将军奉命招抚吐蕃,只因在高原久驻,染上重疾,最后竟医治无效而亡。连将军都这般艰难,更何况普通将士!”
徐达的话让将领们陷入沉默。
年轻的常茂眉头紧锁,显然仍不甘心。
他看向苏河,试探着问:
“苏兄,依你之见,咱们为何不从海上出兵?”
苏河闻言,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常茂这反应倒符合武将急于建功的心态,可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从海上出兵?将军莫不是急糊涂了?如今大明有能远洋作战的坚船吗?有熟悉海战的水师吗?两样都没有,谈何海上出兵?”
说到这里,苏河心中不由得想起后世的戚家军。
那支为抗倭而生的劲旅,守护的不是陆地,而是海疆,却最终没倒在倭寇刀下,反倒成了朝堂权斗的牺牲品。
这般结局,实在令人惋惜。
“苏兄,照你这么说,大明难道就永远困守本土,不能向外扩张了吗?”
常茂的语气带着几分怨气,目光紧紧盯着苏河,期待他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苏河没有回避他的目光,反而加重了语气:
“我知道诸位都想率军出征,为大明开疆拓土,为自己的生平再添一段功勋。可诸位有没有想过……你们的命是命,大明将士的命就不是命吗?你们若战死,能得追封加爵,后人享尽荣光。可那些普通将士战死,他们家中的妻儿老小,谁来养活?谁来照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
“如今大明的确有征服他国的实力,可这背后要付出的代价,诸位真的想过吗?哪怕只有一成将士阵亡,臣都觉得心疼,你们作为将领,难道不该有这份体恤之心吗?”
苏河故意用“人命”作为突破口,就是为了让这些热血上头的武将冷静下来。
这一招果然奏效。
原本激动的几人渐渐平复了情绪。
尤其是徐达与李文忠,他们本就是最先盼着开战的人,此刻被苏河点破“将士性命”的关键,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连朱元璋也收敛了之前的好战之心。
可他仍有些不甘,嘟囔着说:
“混账小子,大道理谁都会说!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实在不行,咱就把将士们的军饷、阵亡抚恤金都提三倍!”
他虽不知国库具体有多少钱,却知道如今的国库早已充盈如金山。
在他看来,征服他国既能扩疆土,又能缴获战利品,本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没理由放弃。
可这话刚说完,朱元璋就后悔了。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有一道锐利的目光正紧紧盯着自己。
不用想也知道,在这腾龙阁里,敢用这种眼神看他的,只有马皇后。
第一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