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新火炮研发出来之前,大明的旧炮最多只能打三百多步,比弓箭远不了多少,威力也有限。
虽能将人炸成碎片,可若敌军举盾骑马,想要躲开也不算难事。
更要命的是,旧炮太过笨重,无法拆装,难以运输,在军中多是吓唬人的摆设,真正厮杀时,还是得靠将士们血肉相搏。
可现在不一样了。
新炮射程达两千步,射速快,还有训练有素的炮兵专门操作。
有了“火力覆盖”这战术,对付那些茹毛饮血的后金余孽,简直是降维打击!
“妙!实在是妙!哈哈哈!”
冯胜激动得拍案而起:
“徐达老哥,你这女婿竟能想出这等妙计!若真用炮火先威慑敌军,那些没了士气的铁浮屠,对咱们来说就是纸老虎!到时候只管带头冲锋,何愁不胜!”
冯胜常年与北元作战,深知对方骑兵的厉害。
曾有一次,徐达遇上一位北元悍将,久攻不下,最后还是冯胜用迂回战术才将其制服。
如今有了火炮助力,他自信只要给够大炮和十万兵马,定能荡平所有北元余孽!
朱元璋却突然挑眉,像是发现了破绽,追问苏河:
“混账小子,你这计策跟你刚才说的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这火力覆盖能打北元余孽,为何不能用来打西边、南边的敌人?”
这话让将领们再次将目光投向苏河。
苏河神色平静,语气清晰地解释:
“原因很简单……距离!”
他用木杆点了点地图上的应天府:
“应天府的兵工厂生产的炮弹、火炮,要运到南边、西边,路途太远,不仅运输损耗大,还容易延误战机。更何况,南边的丛林、西边的高原,本就不适合大炮推进。道路崎岖、瘴疠遍布,大炮根本无法顺利抵达前线。”
他又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大明如今还耗不起多线作战。一次性在南、西、北三个方向开战,粮草、弹药、兵力都会被分散,最终只会顾此失彼。所以咱们只能循序渐进,先从北边开始,收拾后金余孽、朝鲜王朝、瓦剌、鞑靼这四个敌人,待根基稳固后,再开启下一轮征程。”
苏河提出的方向得到了所有将领的认同。
可新的问题又浮现出来。
北方作战,粮草弹药的补给该如何解决?
苏河似乎早有准备,他看向朱标,问道:
“太子殿下,不知您还记得先前的经济特区吗?”
这话一出,朱标瞬间反应过来,眼中满是惊喜:
“苏兄!难道你之前在南方规划工业城,就是为了在那里设立兵工厂,方便日后南方、西边作战时补给武器?”
“正是如此。”
苏河点头,拿起木杆在地图上的应天府与广东两地分别画了个圈:
“这便是臣所说的‘产业链分化与转移’。在大明南北各设一座兵工厂,北边以应天府为核心,支撑北方战事;南边以广东为基地,日后应对南方、西边的战事。这样一来,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兵,都不用从千里之外调运武器,补给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他继续说道:“贪多嚼不烂,如今大明只有应天府能生产武器,所以先从北边开战最为稳妥。等日后征服草原与朝鲜,再集中两地的资源,全力建设广东的兵工厂。等到广东的工业也发展起来,届时无论是海域作战,还是内陆征伐,大明军队的步伐,都将无人能挡!”
苏河描绘的蓝图,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撼。
这般“以战养战、产业配套”的战争模式,他们闻所未闻,却又觉得无比可行。
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围绕“北征后金余孽”的具体计划展开讨论。
从兵力部署到粮草转运,再到炮兵协同,细节一点点完善。
直到议事接近尾声,朱元璋目光一沉,缓缓看向角落里一直沉默的朱棣,似已下定某种决心。
第一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