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副肿瘤抗体种类繁多,很多不常见的抗体不在常规检测范围内,极容易漏检,陈莫提到的抗Yo抗体和抗Hu抗体,尤其与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相关,其神经系统症状往往会远早于肿瘤本身被发现。
“可是……我们给他做过胸部CT,肺部没有任何异常啊!”赵教授下意识反驳,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他从未想过这个方向,因为常规影像检查没有任何肿瘤迹象。
陈莫没有争辩,只是伸出手指,轻轻指向王总的颈部:“注意他颈部轻微的‘强直’,你按压他的颈部肌肉,会发现比正常状态更紧绷;还有他的汗液分泌,左侧腋下的汗液比右侧少,虽然差异很小,但仔细观察能发现。”
他顿了顿,语气清晰地解释:“这不是原发性神经疾病,而是免疫系统在错误地攻击他的小脑和边缘系统——小脑负责运动协调,边缘系统负责记忆和认知,所以他会出现协调障碍和痴呆症状。肿瘤可能还太小,直径不足一厘米,常规CT无法捕捉到,但免疫系统已经识别到异常,开始发起攻击,只是攻击错了目标。”
这番分析精准、迅速,没有任何多余的推测,直接指向了连赵教授和李良辰这样的顶级专家都因思维定势而忽略的方向。
李良辰看着陈莫,眼神里早已不只是之前的感激,而是近乎崇拜的震撼——他从未见过有人能仅凭肉眼观察,就捕捉到如此细微的体征,还能瞬间串联起所有线索,找到疾病的核心。
“我……我这就去联系检验科!”
赵教授反应过来,声音都带着颤抖,他掏出手机,手指飞快地拨通检验科主任的电话,语气急切得像是在抢时间:“张主任!紧急情况!我这里有个病人,需要加急做脑脊液14-3-3蛋白、NSE,还有最广谱的副肿瘤综合征抗体谱,尤其是抗Ma2抗体,一定要用最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结果出来第一时间告诉我,不管多晚!”
挂掉电话,赵教授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他看向陈莫的眼神,早已没有了之前的困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敬畏的震撼——这个年轻人,仿佛能看穿疾病的本质,那些在他们眼中杂乱无章的症状,在他那里,都变成了指向真相的路标。
李良辰也走到陈莫身边,他看着陈莫,嘴唇动了动,半天才说出一句话:“陈医生,你……你是怎么想到的?那些体征,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却没往这方面想……”
陈莫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转向王总的妻子,语气温和却带着安抚的力量:“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前,先给王总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每天0.4g
kg,连续用五天,同时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天40g静脉滴注。目的是暂时抑制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减轻它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为后续找到肿瘤、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这……这样可以吗?”王总妻子还有些犹豫,毕竟这是非常规的治疗方案。
李良辰立刻点头,语气坚定:“可以!这个方案对症!丙种球蛋白能快速调节免疫,激素能减轻炎症反应,虽然不能根治,但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为我们争取关键时间!”
他一边说,一边拿出笔,飞快地在处方笺上写下用药方案,字迹都比平时急促了几分——他生怕耽误一秒,就可能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第一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