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南宫静瑶心绪不宁,总是时不时的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春梅有心想要劝说,可每一回南宫静瑶只是摇头。
同她说,有些事情还不确定。
所以不知道要怎么告诉她。
春梅便不敢再问,担心问的多了,公主什么都不愿和她说,到那个时候就当真没有什么人可以宽慰她了。
季阳平战场受伤的消息传回金陵,少夫人和柳氏都非常的担心,可有消息总比一直都没有消息来的强些。
所以少夫人的情绪尚好。
倒是住在客房的谈莹,半点都不乐观,“翠翠,你说她们是不是在想,战场上受伤是常事?所以就不用担心了?可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翠翠陪在谈莹的身边,半点都不敢说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小姐来了金陵之后就像是变了一个模样。
她从前是不会说这些话的。
“哪有那么容易呢?战场上刀剑无眼,谁知是不是故意瞒报。”谈莹站在窗户边上,透过窗户看向了少夫人所在的院子,明明隔了好远,什么都看不正切,可是她就是那么固执的站着,仿佛这样就可以透过层层的阻碍,看到少夫人伤心痛苦的模样。
“小姐…您…是不是想起老爷和夫人了?”翠翠小心翼翼的问道,努力的想要安慰她,“您可还好?”
“我当然好,我还有什么不好的?”谈莹头也不回的回答道。
她看了看日子,还是决定去给柳氏请安,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柳氏如今已无暇顾及谈莹如何。
战场上传来的消息是主帅遇袭,季阳平受伤,可不知是不是夫妻之间有感应,柳氏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少夫人那边也是一样。
她心中甚是担忧,却无一人可以诉说,唯有和母亲一起尽量的宽慰自己。
这个时候谈莹还要出现说些有的没的,打听战场的消息,也许是因为发现了谈莹的心思,也许是心中认定了儿媳妇。
柳氏每每见到谈莹都非常的不喜,如今更是烦不胜烦,态度也冷淡不少,“毫无根据的事情,不可胡乱揣测,若被人听了去,只怕会惹来乱子。”
柳氏冷声开口,她如何不知道季培遇袭,季阳平受伤的消息传到金陵,会引起多少的轩然大波,什么猜测的声音都会有。
但这些动摇人心肆意揣测的话,不能从他们将军府传出。
谈莹如今住在将军府,自然也和他们绑在一起,何况,她一直都随着父亲住在北疆,这些话从她的嘴里说出来,也不知道旁人会不会多想。
“是。”谈莹乖乖巧巧的答应下来,可柳夫人瞧见她这模样,总觉得怪怪的,她虽然心中略略无奈,却还是要打起精神来应付。
“你嫂嫂这些日子,精神不好,恐怕顾不上你…若是有什么事,还是来找伯母。”柳氏说着话。
谈莹面上应着,心中却很是不屑。
卫娴雅就算精神好的日子,不也顾不上她吗?
有了身孕还能陪南宫静瑶去寺庙祈福,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亲姐妹。
那才是关系好,不是吗?
“伯母放心,我在将军府一切都好,并没有什么事情。”谈莹轻声说道,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很低,只是说自己想去寺庙为父母祈福。
“母亲走的太快太急,我每每想到这些,心里都很是不安,怕她会在异世受苦。”谈莹说着话,柳氏随意的点了头。
“人生地不熟的,让府上的车夫送你去吧。”柳氏淡淡道。
谈莹说不出拒绝的话,唯有答应。
柳氏没太拦着谈莹,横竖公主府她进不去,礼部也去不了,若只是去苍炎寺点香祈福,当真没有必要拦着她,等到人走了之后。
柳氏就将平嬷嬷喊到身边来吩咐一番。
平嬷嬷立刻答应。
但还是在柳氏的身边不停感慨,“从前见到谈姑娘,她还是个单纯可爱的姑娘,怎么如今变了模样。”
“人都是会变得,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柳氏心说若早知道她对季长风还存有这样的心思,那是万万不会答应她来金陵的。
想到这里柳氏的心中也很纳闷,“二郎自幼随我一道住在金陵,不像阳平,跟着他爹在边关,谈莹怎么就对二郎芳心暗许?”
按照道理来说,她要喜欢也应当喜欢季阳平才对。
平嬷嬷顺着柳氏的话想了想,想到了许久之前的一件事,“夫人您忘了?几年前,二少爷曾去过一回北疆,随老爷和大少爷在边关待了月余,许是那个时候…”
“是了…我竟然忘记了这件事。”柳氏揉了揉自己酸胀的额头,那时候季长风从边关归来,已是九月,临近新年。
原本过了那年的元宵,季长风是要去参军的。
可不过几个月的光景,一切就变了模样,圣上那年特许季培和季阳平回京过中秋,柳氏还以为是皇恩浩荡,可赐婚圣旨在中秋那日下达,他们这才明白是因为什么。
圣旨是季培接下的,柳氏和季长风都知道,没有了任何转圜的余地。
那大概是他们过得最糟糕的一个中秋,季长风将自己锁在房里整整三日,不吃不喝,谁也不见,若他大吵大闹的发泄,倒还是好的。
可他偏偏一言不发,安安静静的坐着,蜡烛从天亮燃到天黑,死死的煎熬着。
中秋之后,季培和季阳平要离京,那是他们自从接了圣旨之后第一次见到季长风,他眼眸平淡的看着父兄,随着母亲和嫂嫂一块儿送别他们俩。
什么话都没有说。
也什么都不需要说。
谁都看的明白,他的眼神变得黯淡无光,谁都明白他是痛苦的,可谁都没有办法安慰他。
这些成了季长风心中不能触及的伤痛,这些年他从不提及过去,柳氏渐渐的也忘记了这回事,如今想来只觉得感慨万千,“我竟然忘记了这件事?”
“那是因为公主殿下温和良善,知书达理,寻常人家的女儿都鲜少有这样的,何况是天家的女儿,您看着公主的好,自然盼着她和二少爷夫妻和睦。”平嬷嬷是最了解柳氏心意的人。
第一小说